古有扁鹊见蔡桓公,以"上医治未病" 阐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。两千多年后的今天,这一理念在 AI 技术的加持下,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,其发病率达到八分之一。研究表明,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的乳腺癌,相比已经能够触摸到肿块时才发现的情况,治愈率和长期存活率都显著提高。然而,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专业放射科医生短缺的问题,这严重影响了乳腺癌筛查的普及和效率。

为应对这一挑战,谷歌健康部门开发的 AI 辅助诊断系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潜力。该系统通过分析数千份去标识化的乳腺 X 光片进行深度学习,在诊断准确性上已经能够与专业放射科医生媲美。更重要的是,AI 系统可能发现一些人类专家容易忽略的微小病变。

放眼中国的医疗发展,随着 AI 技术的引入,在机遇面前,我们也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:当 AI 辅助诊断出现失误时,责任归属该如何界定?以下的几个思路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。

  1. 技术提供方须提供更为透明的模型技术信息,确保 AI 系统的安全性、准确性和公平性,并做到持续性的算法优化。
  2.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,将 AI 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医生的决策者。
  3. 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应法规,明确各方责任的界限。

AI 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,正是 "上医治未病" 理念的现代诠释。通过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,让更多女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威胁,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少 AI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造成的失误。

展望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律法规的完善,AI 辅助医疗必将在中国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。通过 AI 与医疗专家的协同合作,我们有望构建起更加高效、普惠的医疗健康体系,让 "未病先防" 的理念真正惠及每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