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歌正式发布了 Agent2Agent 协议(A2A),这是一项旨在推动 AI 智能体之间高效协作的开放标准。该协议由谷歌云牵头开发,并获得了包括 Atlassian、SAP、Salesforce、ServiceNow、MongoDB、LangChain 及多家全球咨询巨头(如麦肯锡、BCG、德勤、PwC 等)在内的逾 50 家技术与服务伙伴的广泛支持。

谷歌发布 Agent2Agent 协议(A2A),实现智能体互动操作

A2A 的核心目的在于解决当前企业中大量异构 AI 智能体之间无法协同的问题。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部署 AI 智能体来自动化任务并提升运营效率,系统之间的 “孤岛效应” 也日益明显。A2A 提供了一种统一的通信协议,使得不同厂商、不同技术框架下构建的智能体可以互通、协作,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。

构建跨智能体协作的“通用语言”

A2A 设计遵循五项关键原则

  1. 强调智能体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协作的能力
  2. 构建在现有主流标准(如 HTTP、SSE、JSON-RPC)之上,方便集成
  3. 默认支持企业级安全认证机制
  4. 适配长时间运行的复杂任务流程
  5. 并具备多模态支持能力,包括音频、视频等非文本数据交互

协议的工作机制围绕 “客户端智能体” 与 “远程智能体” 的角色划分展开。客户端智能体负责发起任务,远程智能体负责执行,双方通过任务对象(Task)维持交互,最终生成“成果物”(Artifact)。智能体之间的通信不仅包括指令与响应,还涵盖上下文交换、用户交互方式的协商等内容。

A2A 如何工作

值得一提的是,每个智能体可以通过所谓的 “Agent Card” 公开自身能力,实现动态能力发现与匹配。这意味着,企业内部多个智能体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实时组建 “协作网络”,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。

企业 AI 架构的转折点

A2A 的推出标志着 AI 应用从“单体智能体” 迈向 “协作智能体” 的转变。谷歌云产品经理 Michael Vakoc 表示:“A2A 将为企业带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,来组织和管理跨平台、跨云环境的 AI 智能体。我们相信,这种通用互操作性是实现 AI 全面价值释放的关键。”

多个技术合作伙伴也表达了对 A2A 的高度认可。LangChain 联合创始人 Harrison Chase 指出:“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将成为 AI 应用的下一个前沿。A2A 协议正是我们构建多智能体系统所需的基础设施。”SAP、Salesforce、PayPal 等企业则表示,A2A 将使其内部和外部智能体系统能够更加高效、可信地协同工作。

此外,A2A 与 Anthropic 推出的 Model Context Protocol(MCP)形成互补关系,前者负责通信与协调,后者提供上下文与工具支持,共同构建出一个面向未来的多智能体技术栈。

用例示范:招聘流程自动化

在发布中,谷歌展示了 A2A 在人才招聘场景中的应用:一个招聘经理可以通过智能体发出指令,自动搜索符合条件的候选人,再由其他代理完成面试安排、背景调查等任务。整个流程无需人工干预,且各智能体之间能够实时共享任务状态与执行结果。这种高度协同的工作方式,展示了 A2A 对企业流程自动化的巨大推动力。

开放、可扩展、面向社区

A2A 协议目前以开源形式发布,并提供详细的规范草稿、示例代码与开发文档。谷歌表示,未来将持续与社区合作,推动协议迭代,并计划在年内推出面向生产环境的稳定版本。

业内普遍认为,A2A 的发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,更有望促成一种新的数字工作生态:一个由智能体组成的网络,它们拥有各自的专长,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即插即用、高效协作。